陰間蕭瑟孤寒,飛鳥絕蹤。
黃泉路上尤其凄冷寂靜,行人寥寥,間雜陰風(fēng)蕭蕭,更添幾分料峭。
鐘明推著自行車站在路口,任由衣袍被吹得獵獵作響,這自行車是從童子手里借的。
因為他騎不慣馬,所以就用送童子一匹小馬駒的承諾,換來了自行車。
抬頭望去,陰間好像沒有多余的色彩,只有黑白兩色,天空晦澀,好像大漠中,沙塵暴刮起來時的模樣。
一個碩大石碑矗立在路口邊上,碑面痕跡斑駁,四周雜草叢生,鐘明俯下身撥開雜草,碑文應(yīng)該是古文字,他并不認(rèn)識。
彭浦見了,上前解釋道:“聽說是:莫周游,莫周游,一入黃泉萬事休。生前作惡不行善,死后酆都鬼獄囚。”
鐘明拍了拍石碑,“看都看不懂,立這玩意兒干嘛?”
彭浦笑道:“聽說本來是能看懂的,后來惡鬼見了就總是想著逃跑,給陰差造成了很多麻煩,所以就改了?!?br/>
鐘明點點頭,騎上自行車踏上了黃泉路,彭浦騎著馬,落后半步跟著。
原本去地府的路只有陸路,但后來佛教傳進(jìn)來之后,就多了一條水路。
水路速度快,還有著名的景點奈何橋和三生石,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走水路,雖然會錯過望鄉(xiāng)臺,但能看看前世今生也不賴。
鐘明要去惡狗嶺,所以必須從陸路上走。
路上遇到的鬼,大多都是數(shù)量上百的隊伍,他們組成一個長長的隊伍,有的推著板車,有的坐著馬車,還有的跟鐘明一樣,騎著自行車,悲傷難過沒見多少,反而好奇的東張西望。
要不是陰差打的眾鬼嗷嗷叫,鐘明還以為他們是來陰間旅游的呢。
黃泉路漫漫,時不時會在路邊遇到一座宮觀,周圍白骨堆砌,半空烏鴉盤旋,看起來邪門的很,其中還有一盞孤燈飄搖,似乎隨時可能熄滅。
這是路上的驛站,相當(dāng)于后世的服務(wù)區(qū),給行人歇腳用的。
行人通常會在里面吃點東西,暖暖身子再上路,當(dāng)然,收費很貴。
鐘明沒有多做停留。
黃泉路的盡頭是望鄉(xiāng)臺,因為功能獨特,所以很吃香,不少鬼城的有錢鬼總喜歡斥資過來看看家鄉(xiāng)。
也因此,養(yǎng)活了一系列的商業(yè)服務(wù)業(yè)從事人員,這里慢慢就自發(fā)形成了一個“旅游城市”。